米線加工設備是如何利用傳感器來降低生產成本的
發布時間:
2025-10-10
瀏覽
次
如果您想了解我們的產品,歡迎隨時撥打我公司的銷售熱線,或點擊下方按鈕免費咨詢!
電話咨詢即刻享受本月價格折扣!
米線加工設備傳感器通過對“原料利用、能源消耗”的準確管控,從“減少浪費”和“優化能耗”兩方面降低成本。
1.原料利用:準確控制配比與成型,減少損耗
核心傳感器:流量傳感器、光電傳感器。
價值體現:傳統生產中,原料配比依賴人工稱重(誤差±5%),易導致“漿體過稀需補粉”或”過稠導致成型斷條",原料損耗率達8-10;切割環節憑眼定長,長短不一的米線需人工分揀剔除,損耗額外增加2。
流量傳感器準確控制原料輸送量,確保配比誤差≤0.5%,避免漿體狀態異常;光電傳感器配合伺服電機實現定長切割,長短誤差≤2mm,無需分揀剔除,原料損耗率降至3以下。

全自動米線機
2.能源消耗:優化加熱/動力輸出,減少無效耗能
核心傳感器:溫度傳感器(調控加熱功率)、轉速傳感器(控制電機轉速,精度±1轉/分鐘)。
價值體現:傳統設備加熱多為“滿功率運行”,電機轉速固定(如擠壓機恒速400轉/分鐘),即使生產負荷下降(如半成品輸送速度減慢),能源消耗仍不變,導致能源浪費
溫度傳感器實時反饋加熱區溫度,若達到目標值(如105℃),系統自動降低加熱功率(從10kW降至5kW保溫);轉速傳感器檢測生產線速度,若產能從150kg/h降至100kg/h,自動同步降低擠壓機轉速(從400轉/分鐘降至260轉/分鐘),減少電機空耗。